2022年4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了首批39家“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入选名单,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申报的泰山文化研究基地成功入选。近年来,泰山研究院以建设国际泰山研究交流中心,弘扬传播泰山文化高地,打造全球山岳研究新基地为目标,深入挖掘和阐释泰山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逐步发展成了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学术交流、文献收藏、成果展示、教育培训、应用普及于一体的泰山研究综合机构,积极引领全球山岳文化研究,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让泰山文化在新时代迸发活力、绽放光芒。
一、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泰山研究院为广泛汇集社会资源,形成共同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深度总结基础上,探讨提出了“四全四融四提升”的“444”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过程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面提升课程体系新发展
长期以来,泰山学院高度重视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泰山”元素对学校办学层次、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近年来,提出并大力推进实施了泰山文化四融入工程,即融入到教学过程、科研创新、校园文化、学生发展中,特别注重泰山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用泰山“挑山工”优秀品质铸造泰院人的精神特质。在长期的泰山文化研究中,泰山文化及其精神已深深融合自己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首先是教师们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分别开设了《泰山文化概论》《泰山文化十八讲》等校内特色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其中《泰山文化概论》等课程,成为泰山学院所有专业的必选综合素质课课程。主讲老师们把泰山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备受学生好评,成为泰山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2020年10月《大众日报 》等诸多媒体以《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泰山学院:以泰山文化铸魂育人》刊发了泰山研究院泰山文化育人的鲜活事例,彰显了泰山学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泰山学院的峥嵘历程与辉煌梦想。
全方位融入学术研究,积极提升学术研究成果新突破
泰山研究院自1996年成立以来,便以挖掘整理、阐释解读、弘扬传承泰山文化为己任,逐渐凝练出泰山历史文献、泰山宗教民俗、泰山文旅融合等相对集中的学术方向,形成了科研人员结构相对合理、研究颇具规模、学科类别齐全的泰山文化研究组群。一代代泰山文化学人躬耕施教,求真解谜,著书立说,为弘扬和传播泰山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已出版《泰山编年通史》《泰山文献集成》《泰山与中华文化》《泰山国家祭祀史》《金代泰山文士研究》《金代泰山名士稽考》《全球视野下的泰山文化》《泰山旅游四十年口述史》《泰山景观文化》《泰安伊斯兰教志》等著作百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批泰山编年通史、明清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社会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6项,主持泰山文化概要、泰山文化事典、泰山儒学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泰山区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余项,打造出了泰山文化旅游学等文化厅十二五、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泰山文化研究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资源,这些成果系统阐释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念,为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泰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尤其指出的是,蜚声海内外的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周郢教授历时33年撰写的《泰山编年通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著名学者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高度评价说:“周郢君为‘泰山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石,开拓了方向,取得具有世界意义的建树。”
全领域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泰山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到泰安泰山经济文化建设中,促进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力发展,推动了泰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争把泰山打造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高地。近十年来,研究院先后获批泰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山岳旅游研究基地、省级泰山文化公益广告创新创意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承担了中华嬴秦文化园旅游总体规划、新泰通史、肥城陶山村落文化遗产调研、徂汶景区回迁村乡村记忆调研等文化服务项目,参与策划泰山西湖廉洁文化馆、泰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泰西回民抗战记忆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等。泰山研究院把地方需求融入科学研究,聚焦区域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签订横向课题40余项,到账经费2000余万元,以学术引导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此外,还承担了甘肃等西部扶贫及地方政府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和帮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角度融入交流发展,全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泰山文化不仅是齐鲁大地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标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富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亮丽文化名片。泰山研究院通过高端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文化宣讲、国外访学、接受国外访学等方式,为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泰山文化研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世界名山学术研讨会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论坛、三届泰山文化与泰山文献高级研修班、乡邦文献与区域中国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邀请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泰山文化研究专家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泰山文化研究学者来校讲学,远赴德国、日本、韩国等海外高校进行泰山文化主题演讲交流,推动泰山文化走出山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思考与启示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五岳独尊的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文化宣传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文化片区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及打造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对做好泰山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出了良好的机遇。泰山文化研究任重而道远,泰山研究院下一步将力争沿着传承创新、科研教学、服务地方、传播交流的路子一如既往地前进,为文化“两创”和山东文化强省目标的早日实现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