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体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持续加强体育育人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创了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完善制度,夯实体育工作机制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全校体育工作,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先后出台和修订完善《泰山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泰山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泰山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章程》等文件,为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强组织保障,构建了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全面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工会(妇委会)、学生会协同配合,体育教学部门、体育社团具体实施的协同运行机制,有力提升了全校体育工作的效率。同时,积极搭建科教、产教、校地、校企融合发展的体育平台,为全校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
二、深化改革,提升体育育人质量
体育学院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围绕体育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兴趣爱好,形成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实训的“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学、练、赛(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五年,体育学院近三百名毕业生考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荣获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定向越野等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网球比赛获银牌3枚、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混合双人操第三名,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大学生组)女子跳高冠军等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奖励260余人次。
三、科技创新,助力体育战略需求
立足学校和体育学科发展实际,不断打造学科依托明确、研究方向清晰、研究团队强大的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研究团队结合国际国内体育研究的趋势、热点、焦点和学术前沿,对标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先后凝练形成了运动促进健康、体育课程研发、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研究方向。
近五年,体育科研团队主动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研究”;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黄河流域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主动融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民俗体育跨文化传播价值与路径选择”,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提供了体育科技和智力支撑。
四、服务社会,赋能体育事业发展
依托学校优质的体育场地场馆资源、人力资源、科研成果等资源优势,立足体育学科的高度应用特点,以有效激发师生员工服务地方的潜能和意识为引领,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挂职锻炼、科技下乡、技术服务、实习支教等为途径,不断探索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在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体育赛事组织与运营、青少年体育发展等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近五年,学校先后承办山东省体彩杯女子拳击比赛、山东省体彩杯柔道冠军赛、山东省体彩杯柔道锦标赛、山东省体彩杯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山东省首届高校健身气功比赛等赛事。师生千余人次先后执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以及世锦赛、世界杯、全运会、省运会、中超足球联赛、大学生足球联赛等省级以上赛事。先后承办山东省中小学体育发展骨干教师等培训;体育专业教师先后受邀到山东、福建、甘肃、山西、江苏、河南、陕西、四川等省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学员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