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议事决策工作机制,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扎实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绘就新篇章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学院党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扎实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性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教工在人才培养、教研获奖、基金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术开发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化学系党支部“奋斗在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一线指导团队”荣获泰山学院共产党员先锋岗称号。被授予五星级党支部一个、四星级党支部3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三次典型发言。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获得山东省首届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和泰山学院“党务工作先锋”荣誉称号。抓党建突破项目被评为山东省基层党建研究课题。
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基础。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大力推进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按照“双带头人”的标准配强教工党支部书记,高质量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党建特色活动;扎实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近五年来,共发展党员400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74名,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支部的组织力、党员党性进一步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化工系教工党支部荣获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两个党支部荣获“泰山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人次获泰安市优秀党员、6人次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培根铸魂。通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师生党支部深入学、党日活动贯彻学、宣讲培训融入学等,组织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专题党课、主题演讲和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行为言论有底线”,加强网络宣传阵地管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开展师生宗教信仰、稳定工作排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开展 “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培育和塑造先进师德师风典型,发挥引领和行为带动作用。三名教师荣获学校“十佳教师”和“最美教师”、一名教师荣获“三八”红旗手。
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学院党委制定了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化学化工学院师生直通车制度》,坚持“民呼我为”、“接诉即办”,通过设立了“领导接待日”“我为师生办实事”专项邮箱、“书记有约”师生座谈会等搭建师生联系的“暖心桥”,全面调研、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
教学不断涌现新成果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践行专业认证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增加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习支教、工科实习、毕业实习,增加实践学分的比重,使培养方案更加适应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及竞赛。组织学生到山东京卫制药、潍坊汉兴医药、江苏盛虹化纤等化工企业进行工业见习、工科集中实习每年300多人次。组织化工、制药、高分子等专业学生参加金工实习,每年400多人次。
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类)1项、泰山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教改项目6项、获批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及软科学项目6项,泰山学院教研项目1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2篇,出版教材《仪器分析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2部。2名教师获泰山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获泰山学院优秀教研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0余项、省级奖60余项;其中,自2018年第六届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至今,共2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5项。赵燕云老师五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期间指导三名学生在初中化学组获得全省第一名。张建平老师获得两次优秀指导教师。获得国家和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0余项。考研录取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学生总体就业落实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高。
学科和专业、课程建设展现新作为。近年来,学院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与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为目标,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整合资源,凝练学科特色方向,设立生物质绿色化工、能源存储与转化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三个学科方向。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与材料创制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入选泰山学院2022年学位点培育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泰山学院2022年学科梯队培育建设项目。
有机化学为省重点学科,化学专业为省一流建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省教育厅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省特色专业和省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仪器分析》为省课程联盟在线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微格教学》、《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无机及分析化学》为校一流课程。2名教师的课程入选泰山学院课程改革计划;2名教师获泰山学院混合式课程教学资助。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制定《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所有4个本科专业的必修、选修及实践类共计187门课程全部完成课程思政大纲修订,根据专业和教材特点,充分发掘思政元素,一名教师获全国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省高校课程联盟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四名教师获泰山学院优秀教学案例奖等。
科研和社会服务取得新突破
聚焦“四个面向”,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的统筹和规划,通过开展专题申报讲座、邀请校外专家一对一辅导、鼓励并支持教师加强学术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了项目申报数量及质量。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市厅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135篇(一区论文56篇);授权专利21项(PCT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11项)。
对接行业产业技术需求提升应用研究水平。持续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全面开展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学生联合培养和教科研基地建设等全方位合作,实现与企业联合承担项目的突破。承接服务地方横向项目110余项,超过百万的项目8项,3个团队入选泰山学院服务地方高水平应用团队培育计划。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团队与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2022年泰安市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喹啉酸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经费115万元和2023年泰安市科技创新“双十工程”项目”盐酸莫西沙星手性中间体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经费400万元。资源与环境监测技术团队赵仕华博士开展“浅层生物气调查与开发项目”,建立了煤层气和浅层生物气监测、调查、评价、开发一体化技术方案,为清洁能源和煤矿安全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经费400多万元。现代医药产业团队苗燕飞博士与新泰市华源牧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功开发出中草药无抗饲料,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经费440万元。另外,生物质材料研发团队、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团队在生物质地膜和碳基电极材料也做了具体的工作。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整合企业资源,与企业深入开展科研与项目合作。2021年与鲁南制药集团开展合作成立泰山学院鲁南制药产业学院,2023年开展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方向的招生工作,录取45人。
全面打造高质量标志性成果。重视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助力硕士点建设。孙中华博士“纤维素基功能膜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谭青龙博士“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昌安博士“有机多孔催化剂的创制及多相催化应用”获山东化学化工学会自然科学三等奖。今年,与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申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
新时代德育系统工程结硕果
提升德育水平,打造“金牌课堂”。立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实际,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思维,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实现了专业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注重培育推广形式多样、效果良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打造一批思政“金牌课堂”。同时汇聚校内外专家、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时代楷模等,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把蕴含在各个领域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感染、影响、引领学生,增强德育效果。
聚焦思政教育,打造“金牌导员”工作室。围绕“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党团和班级建设、网络思政等为抓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依托工作室,鼓励辅导员申报课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从管理服务、教学、科研等层面全面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我院辅导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辅导员孙腾飞在山东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全省首届高校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大赛均获三等奖,在校赛中两次获一等奖,辅导员张超在校赛获三等奖。两名辅导员被授予学校优秀辅导员。
加强思想引领促进行为养成。依托“金牌导员”工作室,创建了“导员点查”项目。辅导员带领学风督察部每天抽查学生日常上课、自习的考勤情况,为进一步创建文明课堂、建设文明校园夯实了基础。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金牌导师”团队,围绕疫情防控、学生安全、禁毒、红色党史学习、网络安全、诚信教育等主题开展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微党课、网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出一批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形式,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感染和激励学生,厚植爱国爱党情感,促进行为养成。
搭建“红色先锋”党团工作站,传承红色基因。紧紧围绕共青团“聚青年、广服务、搭桥梁、严治团”工作目标,搭建以辅导员、班主任、班团干部为主体的“红色先锋 —— 党团工作站”,推进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班团一体化”、“智慧团建”、“推优入党”运行机制,推进“青年大学习”、“青鸟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开展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评选,开展“十佳百星”评选活动,打造学习型团支部,建设一批“ 红班级”。2018年我院“红色筑梦之路”实践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称号。2022年我院“青春在我“科技服务团荣获团中中央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2022年我院“青春有我”七彩假期服务团荣获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学风护航”保驾学业发展。以“学习飓风”学风建设行动为抓手,关注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每年组织“书香溢满园”泰院优秀学子讲坛、朋辈领航讲坛、博士讲堂等活动百余场,提供考研指导工作,给予学生全时段的关爱与支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科创铸英”学生成长项目强素质。学院深入推进大学生导师制,建立一支创新创业辅导教师队伍,构建“导师+团队+项目+基地”工作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团队,精准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构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创新实践、教育实践、集中实践和实验实践等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学院的三个科研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特色实验室、省重点学科平台)和博士科研实验室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确立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选树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有20 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9 名学生获得省级奖励、 7 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励。其中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 2021年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簇状膜”--钒电池储能“膜”范”项目荣获全国互联网+山东省银奖。“青春在我”科技创新工作获得校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校赛优秀组织奖。